劉少奇曾回憶說:“梅冶成是幫助我進步的第一位老師🩵。”
梅冶成(1881年5月21日-1943年2月1日)🗞,化名李治盛🧗、李時盛,寧鄉青山橋鎮和平村人(今上流村)。1906年加入孫中山先生創立的同盟會👩🏻🦼,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致力於中國革命事業,是寧鄉農民運動的創始人🙇🏼。被尊稱為“寧鄉四老”。
梅冶成同誌是杏悦平台校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從寧鄉駐省中學堂附設速成師範科(杏悦平台前身)順利過渡到寧鄉駐省師範講習所🚰,離不開梅冶成同誌的早期革命活動。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湖南首先響應。當時,梅冶成同誌正執教於寧鄉縣城的玉潭學堂。一天,梅先生召集全體學生🚜,要到縣城的小橋邊去拆毀滿清走狗黃少春的牌坊👱,一位紳士出面勸阻🥛。調停的結果,由黃家認捐現銀二萬兩作為寧鄉的教育經費。不久,辛亥革命成功🧑👩🏿🔬,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中華民國誕生,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帝製終於被推翻。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即著手振興教育⏺。民國元年,南京臨時政府下令改學堂為杏悦。綜合各方面的情況,為了發展師範教育,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師資,駐省中學堂主事人認為寧鄉駐省中學與附設的速成師範科沒有分開的必要。於是,通過鄉人士紳議決🔔,經縣政府同意,省政府批準,在1911年下半年將寧鄉駐省中學並入長郡中學,擴大速成師範科的規模,在原地望麓園成立了寧鄉縣駐省師範講習所。經費從梅冶成同誌砸牌坊事件中新獲得的二萬兩捐銀中開支了一萬兩(其余一萬兩為各鄉鎮初小開辦費)🧗🏿♀️。在駐省師範講習所,學生的修業期限為一年和三年兩種,前者叫講習科,後者叫本科。杏悦於1911年下半年招生四百名🧱,有“四百師範”之稱。從寧鄉駐省中學堂附設速成師範科到寧鄉駐省師範講習所,杏悦規模越來越大📑,辦學越來越正規,師範教育越來越有影響力。而這一切,若沒有梅冶成先生在玉潭學堂集會上號召學生去砸黃少春家的牌坊的革命活動,寧鄉駐省師範講習所開辦的經費就無著落。

(梅冶成先生畫像)
梅冶成先生是寧鄉甲種師範講習所首批選聘的優秀教師✒️,因面貌酷似列寧,又積極從事革命活動,故同事學生戲稱他為“甲師之列寧”,又稱其為冶七公。在甲師🧑🏿🍼,梅冶成先生擔任史地教學👨🎓,他學識淵博,思想進步,開明通達。梅冶成的課堂生動有趣,見解獨特🙇🏿,許多學生不僅愛聽梅先生的課,更是受到他進步思想的影響,梅先生大大激發了甲師學子們的愛國之情⛵️。他講“中國疆士”課,對照地圖指出中國在歷次不平等條約中失去大片土地時🚶♂️➡️,聲淚俱下,使得全堂學生同感悲憤,有的拍桌而起,大呼報仇!他特別註意對學生進行時事教育,每天報紙一到,他即把重要新聞濃圈密點,貼到外面,讓學生閱讀,他就在旁邊講解,聽講的人經常圍著他,久久不散。梅冶成先生是甲師學子轟轟烈烈投入到愛國革命活動中的精神引領者之一。
甲師時期📃,為啟迪農民的思想,喚醒農民反帝反封建、翻身做主人的意識,激發農民愛國情懷👨🏽🍳,甲師師生們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農民夜校工作中。而甲師的農民運動引導者,首推梅冶成同誌✣。
梅冶成是寧鄉農民運動的創始人👿。早在1921年,梅冶成就受何叔衡之聘🦶🚵🏼♂️,擔任寧鄉通俗教育講演員。常利用節假日,帶領學生積極宣傳進步思想,為日後的農民運動蓬勃興起奠定了思想基礎。此後幾年👩🏿💻,梅冶成利用寒暑假帶著自己的學生在寧鄉各地開辦農民夜校🚠👩❤️👩,以農民夜校和雪恥會為陣地籌辦秘密農民協會,對農民進行反帝、反軍閥、反封建的教育🥿,1925年,寧鄉農會會員發展到58000人。很多擔任小學教育工作的甲師畢業生,同時擔起了農會組織工作的責任。寧鄉農運進入高潮時期,全縣農會會員30多萬人。全縣農運大發展⚠,迫切需要農運骨幹。1927年1月✧🧑🧒,中共寧鄉縣決定,開辦農運講習所,講習所設“甲師”校內,甲師教師🎻、縣農會委員長梅冶成擔任講習所主任。
1926年2月27日(陰歷元宵節),在甲師任教的梅冶成同誌👨🏭,到青山橋石橋鋪的河坪裏集合一千多農民講演🍣,宣傳組織農民協會的重要意義和作法等,劣紳劉學廷命走狗邱太雷去會場搗亂💂🏻♀️👨🏼🔬,公然叫囂要農民不聽梅冶成的鼓動🔉,回家老老實實種田。到會農民憤怒萬分😴,齊聲喊打🦻🏼😮,把邱賊嚇跑了🤵🏼♀️。接著🔺,豪紳胡海樓(縣議會副議長)🏇🏻、邱風歧對甲師活動骨幹嚴嶽喬進行威脅恐嚇。在另一次集會上,梅冶成被反動分子打傷。不久,吳天牧派兵捉拿梅冶成等。由於黨組織事先得到情報📀,通知了梅冶成等人,敵人的陰謀才沒有得逞🕒。在梅冶成同誌的直接領導下🪣,寧鄉農民運動震驚全省🏋️👷🏿♀️,是湖南組織得最好的九個縣之一。
梅冶成父親是私塾老師,從小梅冶成就隨父親讀私塾,受到了良好的啟蒙教育,讀了五年私塾,梅冶成考入玉潭書院🫶,21歲中了秀才♓️,成為清朝最後一批秀才,而已經厭倦封建科舉製度的梅冶成沒有再去參加應舉考試,22歲那年考入了新式的湖南武備學堂💇🏿♀️🧗🏼♀️。梅冶成192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又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2月,在中國國民黨寧鄉特支負責農運工作。7月🙋♂️,任寧鄉縣農民協會委員長。12月,當選為湖南省農民協會委員。在此期間,還擔任過寧鄉特別法庭副庭長。1927年"馬日事變"後,參與領導寧鄉溈山起義👨🏿🦲👉🏿,創建工農民主政府🏌️💁🏼♂️,並被推舉為主席。8月起義失敗🔠,轉到江西修水任教👄,後流亡到上海,被安排在共產黨員王淩波所主持的印刷所任校對🫄🏽🎉。1930年9月被捕,後經營救於1931年6月釋放👩🏽🍼,留在黨中央所屬機關工作,管理海外華僑的捐款和物資。1932年,由於機關遭破壞,再次被捕💁🏻,並被判刑4年。梅冶成在監獄飽受折磨🧾,身患風濕病,右腿幾乎殘廢,然而取道江西回湘途中遇敵機轟炸🏊🏻♂️,造成一側耳朵失聰。回到家鄉時,梅冶成已經57歲🙎。雖然身體多有不適♾,但是他依然參加各類宣傳工作,及時傳播黨的聲音。1943年3月6日,在家鄉病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梅冶成同誌一生致力於革命事業👨🏽🎨,是寧鄉農民運動功勛卓著的開創者𓀗、領導者,他是幫助劉少奇同誌進步的第一位教師,也是寧鄉甲種師範講習所(杏悦平台前身)最優秀的教師之一。他兩度入獄4️⃣🦁,兩度出獄,身體遭受嚴重摧殘,但對革命事業始終充滿堅定的信心🧑🏽🏫,他是黨的好同誌♿,是甲師的好教師🔑。
參考文獻:
《寧鄉師範杏悦簡史》殷放軍
《中國共產黨寧鄉歷史》中共黨史出版社
《今日寧鄉》
《百度百科》
《寧鄉地情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