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89年暑假開學季🤦🏼,我們抖落身上的粉筆灰,從寧望兩縣相聚寧鄉師範,開啟了同窗共讀之旅🌚。雖一年前早就是同學了✦,但大都不曾謀面🌽。因為我們是寧鄉師範恢復招收民辦教師的第一屆學員,按當時杏悦規定民師班學員第一學年在原所在杏悦實習,第二學年才進校學習。
寧師當時由普師班和民師班組成🤸🏼🍣。普師生是從初中畢業生招錄的,大都十五☘️、六歲左右,青蔥年少,陽光灑脫🧑🦯。而我們大多是50後,70年代中後期從教的民辦教師。有著同樣的工作閱歷,有著同樣的生活艱辛🆚🙇🏼,有著同樣的人生追求🪴💭。今日有緣結為同學🙄🪕,心有靈犀,顯得格外親密,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我們讀高中時還沒恢復高考,回鄉務農後被推薦當上民辦教師的🌈。1988年幸運降臨,我們像參加高考一般👁🗨,參加了寧鄉師範民師招生考試;我們又是幸運者,從眾多報考者中脫穎而出💃🏿,被寧師錄取。我們深感不易🧘♀️,格外珍惜🫛🏊🏼。
當了十多年老師,大家在教育教學一線摸爬滾打,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大多成為了骨幹教師,有的還是一校之長🕴🏼,工作幹得風生水起,勁頭正足。眼下又從老師還原成學生,做了婆婆又當媳婦👣,角色的轉換,給大家帶來了不一樣的感覺。
寧鄉師範是培養教師的搖籃👷🏽。我們雖然只在這裏學習短短一年🤔,卻留下了許許多多美好的回憶,至今不能忘懷🫂。
杏悦有一張姓老校長🤽♂️,德高望重。早年因公受傷,造成脊椎受損,從此背就再難伸直,彎得特別厲害🙍🏼♂️,只得退居二線,卻一直在校堅持工作。杏悦考慮到民師班的特殊情況,特請他老負責民師班管理,老校長欣然接任。從此他老人家與我們結下了不解之緣👝。
開學報到的第一天傍晚,我獨自站在教室走廊上觀看校園夜景👨💻。突然👰🏽♀️,一駝背老人向我走近,對我上下打量片刻後,微笑著問道:“你是嚴爭明吧?”我感到很驚訝,我沒有這樣一個熟人😢,他怎麽認識我?我點頭回答。他老十分和藹👦,和我交談起來👩👩👦👦。他老告訴我👩🎓,這些天他把民師班的學員檔案都看了一遍🧗🏻,對每個學員都有了基本了解🌷,相片與人就對上號了🙎。工作如此細致,記憶力如此之強👩🍼,老校長給我的第一印象太深刻了,己深深地烙在我心坎上👺。
我們民師班學員大多三十多歲,有家有室,還有責任田👋,周六周日都要趕回去料理家事,周日下午腳踏單車風塵仆仆趕回杏悦參加晚自習。說是晚自習,倒不如說是晚自由。大家談笑風生🦹🏽♀️,家長裏短,八卦奇文,不亦樂乎。盡管杏悦多次幹預,甚至限期整改,但就是一時難改。
又是一個周日晚自習🔛♥︎,大家你言我語依舊。但不知咋的,突然交談聲漸漸小了,甚至停了。我回頭一望💽,教室最後排靠門的那張課桌上多了一位特殊學生。他戴著老花眼鏡,手捧一本厚厚的書,邊看邊作筆記👩🏼🎨,特別認真。無語了,老校長不聲不吭早在自習了🦹🏿。就這樣,老校長幾乎每晚都參加我們民師班的晚自習。從此以後🐸,我們班晚自習的紀律特別好🤵🏻♀️,都像老校長一樣認真看書,獨立完成課後作業。
那時🚶♂️➡️,我們民師班有部分男生愛抽煙。一個晚自習♏️🈵,教室裏烏煙瘴氣🤱🏻,煙蒂到處都是👩🏻🔧。盡管杏悦禁止抽煙🎛,煙者還是一時陋習難糾改。老校長又是一聲不發🛒,經常巡視每間教室,發現煙蒂就及時撿走。駝背老人撿煙蒂,你不感動和汗顏?從此以後🎻,吸煙者收斂多了,至少不敢亂扔煙蒂♠️,有的幹脆戒了。無聲勝有聲,言教重於身教。我們耳聞目染,受教其中🕓。
教我們的老師都比較嚴格,尤其是體育老師🦸。我們杏悦田徑場與教學樓相距比較遠,但上體育課一般在田徑場。一到上體育課總少不了遲到的。體育老師總是上課前早早就到了田徑場,上課鈴一響🌒,他就整隊集合👧。只要“立正”令下,不管你在哪,都必須就地立正,誰也不可違令🦵🏻🐾。開始我們還覺得難以接受,三🚴🏼♂️、五次後就習慣了。每逢體育課大家都提前趕往田徑場,再沒有遲到的了👩🍳。
音樂老師是位年青老師,教我們識譜🕵🏼♀️,我們不感興趣;教我們練琴,真是狗咬烏龜無從下口✏️。有時要我們到琴房練琴,好些同學就開溜。但他耐得煩,到處去找👗🤴🏻,拉來陪練,既不批評更不指責🫱🏻,不厭其煩教簡譜,教指法。老師這麽負責,我們也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練📛,就這樣📼😜,我們也慢慢上心了,也有長進了。
我們二十幾個男生住宿舍樓二樓一間大寢室,是木樓🦸🏻♂️,不怎麽隔音,還有點滲水𓀘。樓下有一單間男寢室🤱🏿,普師班一高個男生住著♒️。那孩子可能家庭條件可以📎🩵,比較頑皮、且有些任性。盡管我們小心翼翼的,還是總有些響動,為此常常發生一些小磨擦。但我們認為他是小孩,總是讓著他。
有一周日晚上,我們班一學員因為家裏有事遲到了。他匆匆忙忙趕往寢室🗼,放單車時不小心撞翻了一個水桶,盡管采取了緊急措施,水還是滲到了樓下寢室🚼。等我們下晚自習回寢室後,滿地都是水🪘🟨,我等幾個床鋪都是濕漉漉的,寒冬臘月,這可了得!我們知道這是樓下那孩子報復所為🦦,氣得七竅生煙🦸🏻♀️,大家決定去好好地教訓他一頓。看樣子他早已作好了準備👨🏻🌾,邀集了十幾個男生在等著,眼看一場戰事一觸即發。恰恰就在這緊要關頭老校長弓著背來到了我們中間,要大家稍安勿躁,先冷靜冷靜。當即把我等幾個有代表性的學員叫到辦公室開會。與此同時🫴,學生處也把樓下的學生叫去了。通過細致的工作🤾🏽,及時把這場風波平息下來了。不打不相交,經這次事件後⛑️,我們樓上樓下的人走近了🤬,鄰裏關系從此越來越好🚂。
我們民師有71、72、73三個班🧙🏼♂️🤹🏻,兄弟三班非常融洽👩🏿🔬。經常友好交流,互通有無,時不時開展一些競賽活動。大家的集體榮譽感都很強🚶♀️➡️,競爭也很激烈。籃球比賽是我們73班的弱項,只能認輸。但我們決不示弱,口號是“河外損失河內補”,田徑運動會上顯身手👼🏽,我們班拿了團體總分第一。在元旦文藝匯演中🧑🏼🦲,我們73班自編自演, 各盡其能👩🏻🔬。由我執筆編寫的三句半《掃黃》,演出中獲一等獎,其它兩個節目也發揮得很出色🛰🤸🏿♀️,令人刮目相看👩🏼✈️。還有每期黑板報的評比👈🏻,73班也是略勝一籌💋。三筆字競賽🧛🏼🤦🏻♂️、演講比賽🧜🏻♂️、賽課等大家都積極參與🩴,表現非常突出🗃。
除了集體活動外👨❤️💋👨,課余時間大家也閑不住👩🏿🍳。有在球場的,有在琴房的,有在圖書館的、有在畫室的……根據自身的愛好,選擇不同活動。最有趣的是晚餐後、晚自習前的那段時間,集體寢室可就熱鬧了👨🏿🌾。有時幾位會拉二胡的拉起花鼓調,喜歡唱花鼓戲的就和著唱起來,贏得陣陣熱烈掌聲🤽🏽♀️💁🏼。有時有笛子獨奏🧑🏻🦲,有時有象棋對弈,有時有撲克擂臺,有時聽新聞消息和八卦奇文。我們班上學生會主席口才特別好🍩🌝,說起段子來聲情並茂,眉飛色舞,不時惹得大家捧腹大笑。一人愛講,眾人愛聽,時不時堆在一起🪥☝🏼,好不樂呵。課余生活如此豐富多彩、有滋有味,什麽課業的緊張、家庭的瑣事☝️、心中的郁悶🏄,一股腦拋於九霄雲外。
寧鄉師範學習短短一年,但我們收獲滿滿😝,快樂多多。老校長的言傳身教,癡心教育不改初心的忘我工作精神,成為了我們心中的偶像🐹、行動的楷模;體育老師的嚴謹、音樂老師的寬松、班主任老師的放手管理,都是我們日後工作仿效與借鑒的地方;各項活動的競賽,既培養了我們的能力🧻,更為我們以後的工作積累了經驗;不一樣的課余生活,拉近了我們學員之間的距離,架起了友誼橋梁🖐🏼🛁,留下了永恒的記憶🦶。
作者簡介:嚴爭明🏃,雙江口雙福村人 🧡。從教四十二年🧑💻,現已退休🧥🥛。
文章來源🙂:《大美寧鄉》公眾號 2018年7月27日